台灣光華雜誌 [第49卷 第12期]:台式溫泉物語

點閱:1

並列題名:Taiwan panorama

作者:台灣光華雜誌編輯部

出版年:2024.12

出版社:光華畫報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最新發刊 : 2024-12-01

雜誌類型 : 月刊



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在綠島朝日溫泉泡湯,趁著朝陽初上,享受被太平洋環抱的幸福感。(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蕭郢岑設計)

【編者的話】
台灣製造‧ 品質保證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頻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山脈地形及地熱資源。本期《台灣光華》以全台各地溫泉為主軸,向外延伸水療、景觀、物產、溫泉文化等在地觀光資源,你知道北投的青磺泉還有另一個稱號「鐳泉」?為什麼瀧乃湯就像是浴場界的雜貨店?綠島的朝日溫泉內另有一專供遊客煮食的泉池,可以煮出溏心的溫泉蛋?以及到宜蘭蘇澳冷泉公園周遭的旅館,可以泡到汽水澡?這些問題的答案盡在本期封面故事當中。
阿里山森林鐵路歷經2009年莫拉克等數個風災影響,中斷了15年,終於在2024年7月全線通車。本期以專題報導方式,帶領讀者一探鐵路沿線隧道與車站的修復過程,以及文資保存與在地記憶的故事;此外,獲得台東縣政府的支持,遴選池上、關山、玉里、富里作為示範鄉鎮,先從「食物」建立在地微型產業的「慢食」活動,迄今已逾12個年頭,讓我們跟著台東慢食節主理人郭麗津,以及在地慢食店家的經營團隊,回顧這一路以來推動慢食文化的發展歷程。
而《台灣光華》海外採訪團隊,此次專訪到在印度經商的台灣知名企業「研華公司」及「東元電機」,一個在全球工業電腦市佔率排名第一、另一個則是全球第三大的電動馬達供應商,看台灣企業如何在海外開疆闢土,再創台灣產業奇蹟。還有十年一次,首度移師亞洲舉辦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超音波、鐵電體應用與頻率控制聯合研討會(IEEE UFFC-JS)。大會主席徐萬泰在接受《台灣光華》專訪時指出:「我們希望證明,台灣除了半導體以外,還有很多可以發揚光大的東西。」另一位重量級大會共同主席李百祺,也娓娓道來當初爭取在台北舉辦的艱辛過程。
尤其這場為期五天的聯合年會,匯聚了全球55家致力超音波、頻率控制和鐵電領域的工商業者,總計2,300位工程師、學者與研究生來台參加,發表了1,600篇通過審核的學術論文,除了帶來企業界的新技術動能,也為台灣堅強的科技研發實力,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Made in Taiwan」的品牌,再次閃耀國際。
台灣光華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
  •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Postcards from Home 群山之島(p.1)
  •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台灣製造‧品質保證(p.2)
  •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 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貢王擺暝.逡港脚,島民祭典的影像側寫(p.48)
  •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台灣光華》攝影徵件 校園之美──學術與青春的殿堂(p.55)